现在位置:鲜媒数码网 > 数码产品 > 平板电脑比智能手机有何优缺点 详细点!——手机发展历史

平板电脑比智能手机有何优缺点 详细点!——手机发展历史

路欣美2025-04-23 05:09}数码产品

简介手机发展历史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

今天鲜媒数码网带你认识戴尔5寸手机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鲜媒数码网一起了解吧。

手机发展历史

手机发展历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

主要参战人员:

鼻祖:苹果

当乔布斯把iphone展现在世人眼前,引来了一片嘲笑,谁也没有察觉手机行业已被他颠覆。而今苹果市值已达3300亿美元,成为高科技行业一哥,无疑成为所有竞争者的崇拜者。往往一个行业的变革者都是来自行业外部。苹果有着软硬通吃、工业设计及用户体验等基因,做出iphone这样划时代的产品,同时开创了APP模式。

手机制造商:诺基亚、MOTO、三星、LG、RIM、索爱、HTC

诺基亚:诺基亚是键盘时代的王者,其产品实用、外观朴实。在当时硬件及网络都很差的时候,推出symbian系统,一举拿下智能手机70%的市场份额。也正是这样,造成诺基亚对所有新事物都傲慢的认为那不是用户所要的。后知后觉的诺基亚,换ceo,同时与intel、微软建立联盟,同时发展Meego和WP7两种手机系统。劣势:落后于其他智能手机,在北美市场处于绝对的劣势,有被沦为管道的可能。

MOTO:从来都是个疯子,对工业设计有着无限的执着,曾经有过V70、V3、A1200这样经典的产品,当然最终也跌倒在这份执着上。铱星计划的失败,大家也对此报以惋惜。就当大家认为摩托罗拉这个品牌会消失的时候,凭借android一举咸鱼翻身。在未来,继续把握行业节奏,同时发挥自己的疯狂。

三星:强大的从向一体化,其优点在于生产,及成本优势。缺点,也许韩国相邻中华,也吸取了投机取巧的思想,永远模仿大于创新,不能成为领袖。

RIM:不同其他制造商,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全键盘及邮件系统是其优势,在北美还是有很多粉丝。对智能手机的大势认识不够,迷茫于改变自己还是坚持自己。

LG:和三星性质基本一样,当然对外形有着更变态的品味。

索爱:在功能性手机时代也辉煌过,品质和外形是其优势,但存在研发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劣势,没有变化的话,在未来机会不大。

HTC:华人世界第一个世界级手机品牌,智能手机行业的老兵,能保持研发和低成本,又能在北美人心中保持cool 的感觉,确实不易。目前为止htc的手机性价比最高,同时各种系统通吃也保证其在行业内的稳定性。

PC:惠普、戴尔、联想、Acer。

在目前智能手机的变革下,各PC厂商发现游戏规则如此的相似,也想分一杯美羹。但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品牌影响力和工业设计和其他厂商还有差距。

互联网:微软、google

在互联网领域,二位打的难解难分。移动互联网对于两个巨头,都是零起跑线。谁都想向windows一样统治世界,微软按照PC思维是一个错误。要知道手机最多不超过5寸,所以android通过吸取IOS的优点,暂时领先。同时,android又拥有互联网基因,秉承google“do no evil”的精神,免费开源操作系统。更是采用联盟战略。把一下手机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联合在一起,整合世界信息。Android一举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系统。微软痛定思痛,也推出WP7系统,又与诺基亚达成协议,但该系统和android有着本质不同,授权收费,且硬件要求高,造成增长缓慢。

平台:IOS、Android、WP7、symbian

IOS只为Iphone而生,简洁,容易上手,自定义内容少,稳定运行所以软件,从不死机。拥有30个软件,但很多需要付费。完美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当然还有国人最喜欢的越狱。Android,开源系统,完全免费,可随意定制,十多万个软件,每家手机制造商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定制手机。多元化的操作,很适合geek使用。WP7,系统UI新颖,操作方便,硬件要求高且需要付费,秉承windows一贯的兼容性。可使用软件最少,发展缓慢。symbian,硬件要求低,用户体验差,应用丰富,适用于键盘类智能手机。

在这次革命中,有以下几个特点,没有把握这些规律的玩家都会被淘汰。第一,移动运营商终将沦为管道。凡是想进入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都是烧钱行为。毕竟,运营商是传统行业和IT精英们没的比,失败案例可以看看移动搞的手机系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号码都会消失,大家会有各自特有的一个ID,互相沟通。运营商要做的不是如何不让自己变为管道,而是转变思维如何把管道这个本质工作做好。第二,软硬通吃是不可能的,就算王者苹果也要把一些零部件外包出去。和PC产业一样,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个厂商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力点。第三,将来不会像PC时代只有一个windows,而会多种系统并存,因为app模式将更多实惠留给开发者,这样以后每个平台上所用主流软件都是一样的。这点不同于PC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多个平台和多个手机品牌同时竞争。

大屏智能手机推荐

楼主,你好!

推荐如下:

摩托的me525,三防安卓智能机,应用软件多,性价比高,运行不错,一般玩机和上网是不错的选择,854X480的高清分辨率,显示效果出色,三防功能非常的实用,索爱的X10,高端大屏安卓智能机,应用软件多,照相810W效果不错,

三星的S5830也是一款性价比非常好的智能机,三星的屏幕非常的不错,机器性能不错。

HTC的G13也非常的不错,性能出众,显示效果也比野火有了不少提高,并且系统版本也提升

了,G13 目前价格在1550左右 是这个性价比比较不错的一款,拥有后置摄像头500W,就是分辨率和CPU和屏幕小了些,屏幕是3.2寸 但这个价位来说绝对是不错了的

推荐HTC的G14,是目前HTC阵中最高端的双核智能机,性价比在目前双核机中很高,很实用,缺点就是待机能力一般。

G15 目前价格在1800左右 是最近才出的一款机子了,一上市就卖的很火,是一款以社交网络为主的一款机子,后置摄像头也是500W但带有前置30W的摄像头可以视频通话用,分辨率没有提高但是CPU进行了提高从500提高到了800,屏幕也从3.2寸提升到了3.4

G7 目前价格在2250左右 是HTC卖的最火的一款机子了,造型也是很不错的,3.7寸的屏幕,CPU也提升到了1024,后置500W的摄像头,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不带前置摄像头,但绝对是一款值得入手的机子

希望机器你对比下,都是眼下最具性价比和受欢迎的智能机,希望你能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希望能帮到你

平板电脑比智能手机有何优缺点 详细点!

很多人对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很是混淆,尤其是面对华硕Transformer变形金刚平板电脑这样子的产品时,不过说的简单一点,平板电脑就是平板机型,而笔记本电脑就是翻盖机型,翻盖的机型自然会多一个键盘啦。这种区分方法在区别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就用不上啦,例如去年三星推出的GalaxyTab7寸平板电脑,内置有3G模块,又能直接进行通话,在中国却是被三星包装成盖世手机来推广,这样子用户就更无法区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区别啦。 在Anroi3.0之前,大部分的平板电脑都是运行在为手机开发的Anroi系统上,界面功能都和智能手机相同,甚至很多低端的产品直接使用手机的分辨率,区别就更小,如果这些平板电脑带有3G模块,那除了显示面积上,两者就几乎没有区别。 说到显示面积,大部人感官里不能接受超过5寸的智能手机,但这也只是感官的问题。在4年之前,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3.5寸的智能手机,例如多普达700,每个见到的人都说是庞然大物,可是现在3.5寸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入门尺寸。所以说呢,只要周围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出现的多,大家也就能接受了。不过还是有一定前提的,至少不要超过一只手能握住的最大尺寸,对于大部分男性来说,7寸16:9的屏幕握着还是比较轻松的,尤其是在边框变得越来越小以后。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最基本的区别是是否支持语音通话,这一点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或许以后要改成,是否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同样有反对的声音,很多人觉得iPhone的主要功能也不是通话,而是一部随时连接上网的智能电脑。 目前这种阶段,7寸的可以完全归类为平板电脑,7寸到4寸之间的尺寸界限就很模糊,3.5寸以下的基本就没人成为平板电脑啦。最复杂的4到7寸之间,如果再有3G通讯模块的话,就只能靠厂商自己的定位了,想定位为平板电脑就说是平板电脑,想定位为智能手机就定位为智能手机,甚至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定位,例如戴尔Streak5,在美国就是Tablet,在中国则是智能手机。

PS:个人总结,平板无非就是大了,还可以插网卡,适用于闲暇时光消遣的工具而已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